2013年12月8日 星期日

讀書心得:《用點心學校》系列

「意誠」而後「心正」──《用點心學校》的中心思想
用點心學校1
作者:林哲璋
繪者:BO2
出版社:小天下
出版日期 :2009/10/20

用點心學校2:好新鮮教室(出版日期:2011/01/28)
用點心學校3:老師有夠辣(出版日期:2012/01/16)
用點心學校4:學生真有料(出版日期:2013/01/29)
用點心學校5:香蕉不要皮(出版日期:2014/02/06)
用點心學校6:神氣白米飯(出版日期:2015/02/16)
用點心學校7:酸溜溜魔術(出版日期:2016/03/10)

除了玩遊戲,吃點心大概是童年中最令人喜悅的享受吧!相信每一位同學會喜歡《用點心學校》這四本系列故事,因為作者創造出「布丁人」、「打蛋器校長」等特別的角色,並且又能玩弄文字於股掌之間,產生新的解釋,例如:「混蛋」、「一個打十個」,如果你們讀到這裡,會不禁莞爾一笑,加上繪者配上可愛的插圖,真令人愛不釋手!


稍微有仔細觀察的同學也許會發現標題「用點心」蘊含有兩種意思:使用點心,或者努力用點心思。在閱讀過程中,你當然可以感受像是真正品嘗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美食,但我覺得作者更重要的暗示是「用心」這個詞。

因此,所有的故事,包含作者自己的創作手法,都圍繞在「用點心」這件事,來寄託各種哲理,所有料理要不斷追尋的境界就在於「用點心」。為了能夠傳達這種想法,在創作手法上,作者很喜歡在經營語句時,大量運用「雙關法」,換句話說,一種語詞有兩種意思。例如「冷靜」不只是要把食物冷凍起來比較新鮮,也是指我們心裡要冷靜沉著;或者另一個故事中,鮮奶因為運動變成低脂奶,也是鼓勵小朋友要多運動。

大家都知道要用心,同學也會被老師提醒要用心,追求夢想的人常鼓勵大家要慎重的保守堅強的「心」。但要怎麼做才能具體的「用點心」,符合這種標準?

我覺得最後一篇刨冰小弟的故事是整本系列的中心,刨冰小弟努力的與同伴充實知識,探討怎麼展現最自然的微笑;他又默默在幕後貢獻自己的專長,讓其他配料藉著他的陪襯而更加光采,所以不需要亮麗的外表,就能讓評審嘗到最真實的美味。

從以上證明,可以得出結論:「用點心」就是「誠」。

「誠」的意思是「真實」、「實在」,這是料理的精神,所有故事中成功的角色,都具備這種美德。有時甚至你會發現兩強相爭,卻被第三者獲勝。例如辣椒和芥末卯足全力,要成為最辣的交椅,結果辣得「要命」;而「薑薑薑薑」老師根本沒有耍什麼花招,談笑間就讓大家拜服他的功力,因為她是辣得可以「救命」。另外,小籠包和肉包展開拔河決鬥,但輸贏根本不重要,大家反而見識到拉麵伸縮自如,禁得起考驗的「本色」。相信你在生活中佩服的,絕對不是吹噓自己多厲害的同學,而是拉麵同學,充滿自信,當別人吵架時,能夠適當地站在雙方的角度,有智慧的調解和好。他為什麼有這種細膩的觀察力?來自於真誠平靜的心,自然而然就看出別人的優點。

相反,想要耍詐的蔥油餅人,以及腳踏兩條船的米血糕小子,因為自己的「不誠」,最後產生可憐的下場。

作者也知道每個人身上都有缺點,因此故事中不乏許多改造成功的例子,像是魚刺粥人一開始人際關係不好,是因為找不到方法表達內心的感受。幸好遇到好老師幫助,她才能解決那根「刺」,呈現最善良的自我。

「誠」也代表追尋自我價值的本質,讓意志能生生不息。捏麵人並不是不想上課,而是不知道為了什麼目的而上課?相信每個人在某些時期,都會有過這種迷惘。捏麵人能夠轉念,是因為兩項的體悟,第一,他發現自己身上的優點,是可以變換成各種形狀,所以不需要靠什麼防腐劑、色素來裝飾,就能讓大家產生驚喜;第二,原本以為點心被吃掉就是死了,但事實上,愈創造出口碑,別人愈捧場,點心的生命反而更有「生意」。如果你去查「生意」這個詞,可以看見另一個意思是充滿活力的「生意盎然」。

「用點心」除了是作者阿哲師對小朋友的期望,也是對他自己的創作宣誓。雖然刻意用了這麼多的修辭方法來寫這些故事,卻不會淪為表面的「笑鬧童話」。我覺得阿哲師建立了古書《周易》所說「修辭立其誠」的典範,這句話是指,當你用使用各種修辭來美化語句時,前提是必須先用「真誠」建立內涵。另一本古書《大學》也說:「意誠而後心正」,當意念真誠時,才能有正確的心,這就是「用點心」最好的註解。

1 則留言: